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德昌博客——莲池海会

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是宇宙人生真相的教育,是智慧的教育、觉悟的教育。

 
 
 

日志

 
 

净空老法师讲解“端心正意。不為眾惡。甚為大德。”  

2017-01-08 16:40:44|  分类: 净空老法师讲法摘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净空老法师讲解“端心正意。不為眾惡。甚為大德。” - 德昌 - 德昌博客——莲池海会

 

 我們看下面經文,「讚無惡成德」。我們要把這個惡斷盡,斷得乾乾淨淨。

 【佛告彌勒。汝等能於此世。端心正意。不為眾惡。甚為大德。】

 這佛讚歎。你們大家生活在這個世間,要端心,心要端正。怎麼叫『端心正意』?不造這些眾惡,就是「端心正意」。端心,心裡面沒有貪瞋痴慢疑,這五個字不好。沒有貪心、沒有瞋恚、沒有懷疑、沒有傲慢,這就是端心正意。守住釋迦牟尼佛給我們十善業,身,不為殺、盜、淫;口,不為妄語、兩舌、綺語、惡口;意,不貪、不瞋、不痴;再加兩個,不傲慢、不懷疑。這就是端心正意,不造眾惡。

 我們看念老的註解。「端心正意,指正心誠意」。中國古人教給我們的,做人的根本,儒家教給我們從哪裡開始下手?從格物、致知。物是什麼?欲望,代表的,五欲六塵。五欲,財、色、名、食、睡,人所貪戀,這不是好事情。我們今天濃縮起來講,財、色、名、利。人不能沒有,適可而止,最好是能夠欠缺一點,不要太滿足,滿足,罪業就現出來。要淡然處之,生活清淡一點好,身心健康就是寶。沒有憂慮,沒有操心的,沒有貪欲的念頭,沒有瞋恨,對一切人事物沒有對立,你跟我對立,我不跟你對立。心坦然,意才誠,意誠,心就正,心不偏不邪,心要清淨,心要平等,心要覺悟。所以,正心誠意,儒家講修身,身就修了,都講的身口意。「善護己念」,最重要的,好好的保護你的善念,保護你的真心,保護你的善念,絕沒有傷害別人的念頭,這就對了。念老給我們講得很清楚很明白,「遠離三毒,不思邪惡」。惡,十善反過來就是惡,殺、盜、淫,身惡;妄語、兩舌、綺語、惡口,口惡;貪、瞋、痴是意惡,你的念頭惡,邪惡。所以,遠離三毒貪瞋痴,不思邪惡,就是殺、盜、淫、妄語、兩舌、綺語、惡口。

 又義寂大師告訴我們:「直趣菩提名端心」,心端正,「不求餘事名正意」。從學佛的人來說,菩提是什麼?菩提是智慧,是覺悟。人生在世求什麼?求菩提,叫端心,除這個,什麼都不求。所以,佛門裡頭,學教的人求什麼?大開圓解,對於世出世間的真相真的明白了清楚了,叫大開圓解。修禪的人,他的目的是明心見性,明心是智慧,見性是看到自性的體相用,不可思議。念佛的人,一心一意求生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這都叫正意。世間人求什麼?求財色名利,貪瞋痴慢在其中,殺盜淫妄在其中,後面還有,三途苦報在其中,不能不知道。下面說,直趣菩提名端心,心中有佛,我們修淨土的,一切時一切處,心裡頭沒有別的,只有阿彌陀佛。我們所嚮往的,不是世間功名富貴,不是的,我們嚮往的極樂世界,一心一意就求阿彌陀佛來接引我往生,對了,完全正確。

 下面說,「其義更深。蓋以唯趣菩提始稱端心」。什麼叫端正心念?直趣菩提。我們求什麼?求智慧。人生最快樂的、最高的享受是什麼?真實智慧,很多人不知道。古時候讀書人求什麼?求孔顏之樂,孔夫子、顏回之樂,就是《論語》第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他要這個。這是什麼?真樂。孔子、顏回,我們在《論語》上讀到,他們沒有做過高官,沒有財富;換句話說,沒有社會很高的地位,也並不富有,他樂什麼?他樂的就是對於整個宇宙明瞭,他有智慧,他知道這是怎麼回事情,知道應該怎樣去做人,所以快樂。方東美先生所說的「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就是《論語》上第一句話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快樂。這是真樂,於地位沒關係,於財富也沒關係,誰都能得到,是真的不是假的,不是世間名聞利養可以能夠相比的。一無所求,對於世出世間法一無所求,叫正意。我們念佛人,除了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之外,無所求,我們的意就正了,我們的心就端了。

 「能如是端正身心,自然不為眾惡」,自然是,縱然是有緣,你也不會幹這些事情,這叫大德,「故云甚為大德。大德者,德之至也」。是說一個人的德行達到一定的高度,不是一般人所能達到的。孔子、釋迦達到了最高峰。孔子生在平民之家,代表平民可以成聖人。釋迦牟尼佛生在帝王之家,身為太子,他明白了富貴不是真正之樂,所以他十九歲出家,放棄王位的繼承權,出去做一個苦行僧。為什麼?樂!比做國王快樂,國王比不上,他有真樂,我們無法想像。所以,釋迦、孔子都是德之至者也,大德!到今年二千五百年了,中國人還尊稱他為至聖先師,他的生日大家還紀念他,還想向他學習,這就對了。我們讀書要明理,學佛要像佛,學儒要像孔子,這就對了,他是我們的榜樣,是我們的模範。

摘自《净土大经科注》(第四回)第409集

  评论这张
 
阅读(391)| 评论(1)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