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德昌博客——莲池海会

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是宇宙人生真相的教育,是智慧的教育、觉悟的教育。

 
 
 

日志

 
 

禅,持名念佛是无上深妙禅  

2011-08-05 09:47:28|  分类: 净空老法师讲法摘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禅,持名念佛是无上深妙禅 - 德昌 - 德昌博客——莲池海会

 

 「坐禪,坐而修禪也。禪者梵語」,

禪這個字是從梵文音譯過來的,「譯為靜慮、思惟修等」。靜慮就是思惟修的意思,靜是清淨心,這個屬於止,慮就屬於觀,中國人常講止觀,禪跟止觀是一個意思,止是放下,觀是明瞭。確確實實修行的第一步是要放下,你才能把事實真相看清楚,放得愈多,看得愈清楚,看得愈廣、看得愈深。用看破、放下這個名詞,我們容易懂,用止觀不好懂。章嘉大師,我那時候初學,剛入佛門,章嘉大師不講止觀,不講禪那,他給我講看破、放下,他一說我就能懂,能體會到。放下能幫助你看破,放下貪瞋痴慢、放下煩惱習氣,你再讀經、你再聽講,你就容易明白,你容易體會、容易契入,體會淺,契入就深了。如果不能放下,現在人頭一個必須得放下的就是心浮氣躁、我慢無禮,這兩樁事情不能放下,他聽教,天天來聽,可以說他愈聽愈迷惑,他聽不懂。聖賢教誨要從恭敬當中學得,為什麼?聖賢人所學的、所修的、所教的,全是性德,性德是真心、法性。對真心、對法性不尊重,你怎麼能夠體會到?所以尊重聖賢、尊重聖賢的教誨,實際上是尊重法性,是尊重你自己的真心,不是別的。真心流露就是真誠恭敬,印光大師講的誠敬,那是你的真心,真與真相應。妄心它跟真心不相應,所以你聽不懂。

 古聖先賢留下來的經典文字,全是自性流露的,換句話說,你要能跟它相應也得要用真心,你用妄心跟它決定不相應。用妄心就是用阿賴耶、用意識,用真心不用阿賴耶。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告訴我們,聽教,就是我們講聽經,聽教學,要用什麼態度?菩薩用三種跟我們不一樣的態度,不著言說相、不著名字相、不著心緣相。你看看這就是真誠恭敬,所以他聽了會開悟、聽了會證果。我們不會聽,不會聽,佛菩薩也慈悲還是在照講,聽得懂、聽不懂不管,佛菩薩總照講就是。聽不懂也好,為什麼?阿賴耶裡面種一個菩提種子,種一個善根,生生世世,遇到緣你就會聽、你就會讀誦,久久培養成善根。然後再遇到這個佛法,善根現前,誠敬就生起來了,這麼一回事情。誠敬、善根是要靠長時期去培養,不是天生的。尤其是我們在六道迷的時間太久,染污的習氣太重,縱然遇到佛菩薩、大善知識來教誨也非常困難,特別是在這個時代恭敬已經失掉。在我這種年齡、年代,可以說是我四、五十歲以前,社會上大眾對人都有尊敬、尊重心,寫個名字都是恭恭敬敬、規規矩矩,沒有潦草的。你看現在的年輕人,寫個東西潦草,草的字你不仔細觀察你不認識;這在從前決定不許可的,在從前叫大不敬。以前老師看卷子,字潦草就不看,你的分數就沒有了。寫得不好沒有關係,要寫得工工整整的,工整這是古時候所要求的,一筆一畫工工整整、整整齊齊,行列整齊。哪像現在?現在年輕人這種態度,古人不教。

  這些基礎的訓練,在過去全是家庭所承擔的,叫家教。現在在這個時代,家教沒有了,所以這些年輕人你都不能怪他。整個社會的文化、文明崩潰了,社會大亂,人心沒有依歸,無所適從,沒有安全感,這人活在世間多苦,有時候實在講連畜生都不如,這個時代我們遇到了。非常幸運我們遇到聖賢的教誨,我們遇到佛法的經典,這是無比的幸運,為什麼?可以依照這些典籍教誨走出我們現前的困境。遇到淨宗尤其難得,讓我們有機會在這一生當中能往生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是遍法界虛空界多少人所嚮往,而遇不到這個緣分,一生圓成佛道,到哪裡去找這樣的機會?真的找不到。這個法門,凡夫一生成就不難,條件非常簡單,真信、真願意去、真肯念佛,就能往生。這個裡頭關鍵,我講的話就是「真」字,你要用真心。妄心、不恭敬、不尊重,像兒戲一樣,那是不能往生的,那是種個善根,這一生不能成就。這一生能成就,就真幹,我真相信、我真願意去、我真念佛。

  所以坐禪這個坐不一定是指打坐,是取這個字的意思,坐是什麼?坐是不動,坐在這裡就不動了。不是身不動,身都不是我,它動不動有什麼關係?重要是心不動。所以大乘經裡常講「行住坐臥皆是禪」,你走著,住是站著,坐著,躺在床上睡著,全是禪,心不動,心住在一個境界上。我們今天坐禪,就是心住在阿彌陀佛上,行住坐臥心裡面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你就在禪定當中。這個禪,釋迦牟尼佛讚歎,在《大集經》上,佛說「持名念佛是無上深妙禪」,這釋迦牟尼佛親口說的。禪在大乘,一般說比別的法門都高一等,念佛是無上深妙禪,比禪又要高一等。

  「具曰禪那」,中國人喜歡簡單,把尾音省掉,就用這禪字,意思是「靜慮」,靜是清淨心,制心一處這是靜,所以它是止;慮,它是觀。他的心不是死的、不是空的,他有境界,你就守住這個境界。我們念佛人境界,就是一句名號阿彌陀佛,或者是南無阿彌陀佛都可以。一切時一切處,你念念守住這句名號,不允許任何雜念夾雜在裡頭,你念佛功夫就成就,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得到保證,決定得生。這個時候念佛,一念相應一念佛,跟阿彌陀佛相應,念念相應念念佛,這叫會念。大多數人不會念,口裡念佛,還有很多很多的雜念在裡頭,一會兒想東,一會兒想西,把念佛的功夫完全破壞了,自己不知道,自己還認為我是念佛人,我天天念佛,我每天念佛多少萬聲。不曉得多少萬聲裡頭有懷疑、有夾雜,破壞了,那種念佛就不是禪。如果念佛專注這一念,沒有懷疑、沒有夾雜那是禪,那種念佛就是世尊所講的無上深妙禪。所以要懂得禪的意思。大乘佛法八萬四千法門全部都是修禪,就是用八萬四千種不同的方法修禪,修靜慮、修思惟修,所以法門平等無有高下,為什麼?都能得禪定,都能開悟,都能明心見性。因為眾生根性不相同,所以修學就有難易的差別,許多差別。阿彌陀佛為普度眾生,他提出一種方法,持名念佛,這個方法容易、簡單,什麼人都能修,而且無比的殊勝,只要如法,如理如法它就是無上深妙禪。如果念佛夾雜那就不是禪,禪裡面不許夾雜、不許懷疑。不懷疑、不夾雜就是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無上深妙禪,我們的一心就住在名號上。

  現在這個時代,我不懂電腦,我聽同學們告訴我,網路裡頭許許多多的信息,尤其是種種不同的預言來講災難,我們得到了一些。它的總結論很簡單,人要為自私自利,大概這個災難都逃不掉。人要沒有自私自利,善心的人、念佛的人,在這個災難裡面都能夠保全,諸佛菩薩、天神、鬼神都會保佑,幾乎都是這個講法。我們明白這麼一個道理,這些資訊我們就可以不要了,不要去看它,看它不就打閒岔嗎?把我們念佛功夫裡頭就又夾雜,就又破壞了。我們從此之後不看了,一心念佛,認真的把《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落實,你就是佛經上講的「善男子善女人」,這就行了。什麼樣災難不驚不怖,完全用平常心來看它,災難是共業所感,如果我們不免,也不在乎,身不是我。我們善心善行、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災難來的時候,阿彌陀佛在空中來迎接我們去,好事,不是壞事,這個才重要。一心一意讀誦《無量壽經》,念阿彌陀佛,其他的完全放下,不要再去憶念了,我們會平平安安、穩穩當當度過這個大災難。不能有自私自利的念頭,不能有自私自利的行為,遇到眾生有苦難,隨分隨力去幫助就很好了。全心全力去幫助,都不干擾自己念佛,這是個原則。如果障礙我們念佛,使我們念佛的時候不能專一,有夾雜,這就不能做了。一定要知道,沒成佛之前自度第一,自度優先;到西方極樂世界,可以全心全力去幫助苦難眾生,那不在乎,你有這個能力。縱然在災難當中跟大家一同遇難了,各人有各人的去處,業力在做主宰,自己做不了主宰,業力做主,佛菩薩也不能做主,看到你隨業流轉。我們自己堅定的信心,這個時候起很大的作用,真信、真願感得佛來接引,往生到極樂世界就是功德圓滿。

 所以思惟,就是此地講的,「思想憶念彼佛依正二報四種莊嚴」,就依《無量壽經》就好。東晉時代,中國淨土宗第一位開山祖師,慧遠大師就是依《無量壽經》。他在廬山建東林念佛堂,《彌陀經》、《觀無量壽佛經》,還沒有翻譯出來,所以提倡念佛就依《無量壽經》。我們今天提倡建彌陀村,就跟當年遠公在廬山建念佛堂的意義是完全相同的,集合真正志同道合,大家在一起念佛求往生。東林念佛堂規矩很嚴格,它外面有一條小溪,小溪為界,參加念佛的同修都不准離開這個界線,心是定的。進入念佛堂就是一個目標,我要往生極樂世界,外緣全放下了,一百二十三個人個個都成就,真叫圓滿功德。我們遵照印光大師的教誨,在現前這個環境裡頭不要太大,小小的,二十個人,真正修行的二十個人。真正發心護持的,也不要超過二十人,這個小道場四十個人,二十個是護持的。雖然不是閉關,是中國古人所講的住茅蓬,比閉關的範圍大一點,這個小範圍,是我們活動的範圍,好事,肯定能成就。一切放下,一絲毫牽掛都沒有了,想到什麼?我就要死了,我死還能想什麼?一樣帶不去。所以都不必過問,隨他去吧,這是大事因緣,真幹!

  底下還繼續跟我們解釋,禪的意思,禪那翻譯成中國是靜慮、思惟修等。底下,「靜慮者,禪那之體為寂靜」,這一定要知道,禪的體是寂靜,也就是總的原則是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是禪的體,寂靜。「而亦具審慮之用」,它起作用就是觀照,它不是不起作用。觀照是什麼?觀照是明瞭,明瞭裡頭沒有作意,他不用意識,他用自性。用見性見外面的色你就見到色性,用聞性你就能聞到聲性,這就是明心見性。如果我們用眼識見外面,那是分別,用耳識去聞聲塵,這也是分別執著,執著就是染污。我們就曉得了,禪定一般講是有一定深度的止觀,止觀就是修禪定,該放下的要放下,該提起的要提起。你看念佛人放下萬緣是寂靜,提起佛號是觀想,你可以思惟西方世界依正莊嚴,你可以想阿彌陀佛相好光明,這叫思惟修。所以它「具審慮之用,故曰靜慮。靜即定,慮即慧。定慧均等之妙體曰禪那」。定慧一定等,平等的,這是禪定境界。如果定多慮少,昏沉的現象就起來,定多慧少;要是慧多定少就浮躁,叫掉舉,就是妄念太多,那都是修禪的障礙。我們今天是用執持名號來修禪,是修禪裡面無上深妙禪,這不能不知道。禪是很令人羨慕、令人嚮往,而許許多多人不知道,持名念佛是禪定、是修禪,很少人知道,修學淨宗的人也很少提起。真搞清楚、搞明白了,對於禪就不羨慕了。為什麼?我們自己修的比他那個還殊勝,比他那個還高明。 

「如《俱舍論二十八》曰:依何義故立靜慮名?由此寂靜能審慮故,審慮即是實了知義。如說心在定,能如實了知。」俱舍論》這幾句話解釋得很好,依什麼意思立靜慮的名,你給它起這個名字?下面是解釋,由此寂靜能審慮故,這個審慮不是分別、不是執著,是自然的明瞭,這是智慧。大乘教裡面迴向偈「願得智慧真明瞭」,這是靜慮。由此可知,中國古老的教學,我們不談佛法,談世間法,世間法的教學重視學生的悟性,記性在第二,悟性在第一,悟性是慧,記性是知識,悟性是智慧,不一樣!有智慧的小孩,老師特別珍惜,教好了他有大成就。有知識,博聞強記,我們講理解力差一點,這個人好好的培養不失為君子,聖賢沒分。有智慧的人可能到聖賢,就是什麼?他心清淨、心善良,純樸厚道,清淨心就生智慧,六根一接觸他就通達明瞭,不需要去思考的。我們現在的名詞叫直覺,不用思考他就能明瞭,大家同樣看一樁事情,他看得很深、他看得很透。一般人做不到,一般人有障礙,障礙就是心浮氣躁,妄念很多,他用分別心、用執著心,這是凡夫知見。他不用心意識,那是自性的知見,我們一般講聖賢的知見,不用心意識、不用阿賴耶,這厲害。阿賴耶是什麼?落印象。不用阿賴耶是什麼?不落印象,沒有染污,落印象就染污。他不接受染污,他不分別、他不執著,一接觸通達明瞭,這就是禪。所以寂靜能審慮,審慮是真實了知。下面舉個比喻,譬如「心在定,能如實了知」,他聽到這句話,清清楚楚、明明瞭瞭。我們今天就是心中有阿彌陀佛,「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中峰禪師在《繫念法事》做開示所講的,「此方即是淨土,淨土即是此方」,依正莊嚴就在當下。

 「又思惟修者」,什麼叫思惟修?指因而言。一心思惟研修,是為因」。這裡頭最重要就是一心,中國古人所講的「教之道,貴以專」,一心就是專。不能想太多、不能學太多,學太多學雜了,不是一心,三心二意,亂了,你的精神意志不能集中,只能夠認識一些皮毛的知識,不能深入。所以現在社會各種學校,我們也參觀了世界上不少的名校,參觀之後我們深深感覺到,他們全都是學的知識,沒有智慧。學生心浮氣躁,細心去觀察,他們的思想、言行是知識,不是智慧,我們看了感觸很深。中國自古世代相傳,漢學是智慧,不是知識,今天我們看到外國人研究漢學,他方向走錯了,他是學漢學的知識,沒有懂得漢學的智慧。漢學的智慧怎麼學?從靜慮學、從思惟修學。佛家學習這些原理原則,傳到中國來,中國儒家採取戒定慧,道家也採取了。戒是什麼?規矩,你不遵守規矩你學不到東西。規矩是什麼?規矩是幫助你修定,教你放下,教導你精神意志集中,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就持戒。你真幹呢?真幹就是修定,定到一定的程度自然就開慧,豁然大悟。

 佛法裡頭有開悟的,儒也有開悟的,道也有開悟的,得定空間維次就突破,我們一般人講神通就現前。神通不稀奇,神通是每個人的本能,只要你心清淨它自然現前。一般人的神通為什麼失掉?他心亂了,妄想雜念太多,它不能現前。如果你的心真做到純淨純善,妄念很少,沒有妄念,你的天眼、天耳、他心、宿命通全都現前。所以神通在佛法裡一點都不稀奇,佛說六種神通是一切眾生的本能,你本來是這個樣子的,還是一句,但以妄想分別執著而不能證得。「一心思惟研修」,就是佛在經教裡告訴我們的「止心一處」,把心止在一個地方,或者說制心一處都可以,這是因。我們今天把心止在阿彌陀佛這句上,其他的呢?全都放下,這是因。「從此乃得定」,就得三昧。把心止在阿彌陀佛,這叫念佛三昧。心上真有佛,除佛之外一切放下,別去管它,憶佛念佛,果報是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故名思惟修」,這個思惟修就是一心不亂,我只思阿彌陀佛,我只念阿彌陀佛,我只想阿彌陀佛,我只願親近阿彌陀佛,這叫真念佛,這叫會念。

摘自《净土大经解演义》第365集

  评论这张
 
阅读(818)| 评论(1)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