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有四大(骨头血液体温气息),虽然肉体有不同的体形,但每个人都有,五蕴(色受想行识),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七识。而每天人体所接触到的皆是,五欲(财色名食睡),六尘(色、声、香、味、触、心里的想法)。
A、凡夫肉体在日常生活六根对六尘时,总是被意识心八识的习气牵着去爱:财情权、食衣住行吃喝玩乐中享受亦爱他人的尊敬与肯定。爱在看听嗅吃触心里的感受中皆要合我的意,否则即会不舒服。爱说想是与非、念佛亦爱打妄想、心不甘寂莫爱在相中、心外求法。不爱依善知识讲的解脱路行,偏好用自己往轮回的那一套去行…等习气。
B、佛法的法意是教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随个人的因缘守本份、日常生活正常、内外坏事皆不做、从善入流,心不住六尘一切相、真信愿念佛,提升心的品质,才能破除自私自利凡夫心的一切习气。以清净的心念佛,即是「有善根有福德的人,今生决定可往生西方」。
二、相:有分内相与外相,凡夫心即是有污染到「相」的心(染着习气的种子)。
A、心里的一切想法相、念头相、感受相,例如:贪、嗔、痴、妄念、嫉妒、回忆、烦、苦、痛…等六尘相,即是「内相」。一切人、事、物,如色、声、香、味、触、语言、文字…等等六尘相,即是「外相」。因为凡夫心八识存档了习气的种子,若种子不灭干净,缘起就会还自受。例如:当你听到不合你意的话,或看到不喜欢的人事物时,嗔心的念头(嗔的习气种子),就会出来与相合。若是这样的情形,你八识(仓库)嗔的习气种子,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又加了一份力量,其它一切相一切心里的念头感受皆是如此。
B、肉体六根所接触到的相,色声香味触法(心里的一切想法)的六尘相。只要,不管任何贪执六尘相的习气出现时,知道就好,心不随六尘妄相走,心随佛号走,即可提升心的品质,佛号即会更好念。
三、一切相、烦恼与习气,皆从凡夫心「想」出来的,(想的相,有粗亦有细),想是妄,亦是妄心的总根源。心里有何想法出来,其它五根才会跟着起作用。如心里想喝水,才会去拿水喝、想念佛才会念佛。「想又会执着想」,有想就会有分别、贪嗔痴…等,迷在自以为「真」的六尘一切妄相。(若是心不换跑道,生生世世皆被妄心用)。若能在未起心动念之前即念佛,即能不再起惑造业,即能断生死根。
四、因有妄想「有想」,才会有很多…妄相,如一个…念头、感受,例如:妄念贪瞋痴,执相幻相,烦闷、情执、回忆…等,一切皆意识心自认为真的六尘造作相出现。若要破除修行的障碍,即要去掉意识心八识总根源(想)。没有妄想,即不会有枝枝叶叶了。心即清净。(但还没有开悟时,因还没有慧照力。只要不是想「坏」的念头,有需要时亦要「借想」方便用。但「想」结束了,心即要回来念佛号)。
五、「想出来」,一起心动念,心就会有一个…的「意思」跑出来,指挥肉体身口意去造作。所以我们要是能把心的「意思」(意根)都摄在佛号。慢慢即能不再用意识心的「意思」去造业,心慢慢即能做主,慢慢即可一心念佛。心都干净了,即可清净心念佛(无相念佛)。不然当念佛时,心里同时又加了,不甘心、想某人、味道、回忆、名利、乱想…等六尘妄相在。即是心里有念佛的念头,亦同时有不甘心、想某人、味道、回忆、乱想…等六尘妄相在,就不是纯念佛了。只要有真正信愿念佛到底,与真改习气到底。(一门深入)。即能去掉心里的一切垃圾(六尘一切妄相)。自然会有清净心的智慧出来应对日常生活的六尘之事,生活即会快乐,亦可往生西方、成佛。
六、凡夫若要「一点」好处,即要用到很多…的念头来「想」办法。凡夫「心」与「想」已习惯粘在一起。有时「想」出来,自己并无能力发现,(皆因迷在相里,自不知)。若没依正法入实修,「想」是去不掉的。想出来的是意识心的「相」(皆是六尘相生灭理)。清净心出来的是真性的般若(皆是真空真理)。
七、「相」皆从意识心出来的,意识心在日常生活中皆与相合,与会一切法执。皆因攀在妄想、贪嗔痴…等六道黑暗习气中,与自己内心「合理化」的惯性。才没办法超越自己的十八界(六识、六根、六尘)。
八、不舍日常生活过日,但不执着六尘之事,而执行清净心、信愿念佛,慢慢即能舍识(不再被意识心所用),清净心的智慧自然出来随着「真理」而行。(五蕴不用即能舍识用根,而超越十八界)。
九、从凡夫意识心出来的,皆是「想」出来的,皆是自认为是的假佛法(迷)。从自性出来的才是智慧、真相实相的真佛法(悟)。
Α、因凡夫心无佛法,才需依靠佛的教育法,来改掉凡夫的知见(观念)、想法、方法。才能知道悔改而放掉妄想执着、贪日常生活五欲六尘…等习惯,即能止恶行善。善而不住六尘一切妄相,即是净。
Β、要出离六道,即须依靠佛的教育,「实信、实修」,做为此岸到彼岸「沿路」的桥梁,才能去掉修行的障碍,归到清净之路。
C、佛「说」出来的法是语言文字相,所以不要执着法相,而是要众生依照祂说的法意去想、去做出来(不舍法意自修自悟而得解脱,无他人可代办)。佛说的法皆是正法,都要舍,何况非法(妄想执着、六尘一切妄相)。不修行、不用正法的人,即是不懂照顾自己的人。
十、「所知障」是心里的知见、想法(思路)、方法不对不正。所想、所说、所行即会不对不正,即会障修行道。「真信愿念佛到底、真改习气到底」。即能慢慢破除一切障,即万人修万人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