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法师:还有没有人?
主持人:东天目山昭明寺。
老法师:东天目山昭明寺的。
学生:尊敬的师父上人,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老师,阿弥陀佛。学生叫释开觉。刚才借着上悟下全法师的话,弟子在这个地方向师父上人及各位法师、各位老师做一个报告。我们东天目山昭明寺,最近这几天,齐老师安排,落实师父上人的教诲,把山上所有空闲的地,由我们的保卫组,还有出家、在家的居士,把地都翻了一遍。东天目山一直以来都是自己种菜,百分之七十都是自己耕种自己吃。海贤老和尚这个光盘,东天目山现在四众弟子都在学习,我们以很快的速度,自己都翻录、刻录。
末学昨天也是落实师父上人的教诲,这次上天目山,从甘肃,在甘肃待了将近两年,然后回到山东海岛金山寺,在十五天前,齐老师再一次派学生到山上,末学又做了一根扁担。在十年前,二00二年上东天目山,那个时候东天目山就开始背山苦行。十年后再次上天目山,这一次也非常的感动,山上有很多的年轻人,他们现在背山苦行都非常的厉害。昨天末学挑压缩饼干挑了五箱,累得不行,就是很多年没挑了。我们有一个居士挑了八箱压缩饼干,八箱压缩饼干就是两百斤。所以我们东天目山,在苦行这一方面确确实实是,现在山上来了很多的居士,得有好几百人,都在山上背山苦行,背沙子。
在修学这一块,我们的隆仁法师带着四众弟子念佛、助念,天目山往生了很多居士。在学习这一块,学生一直不敢发言,因为业障很重,也是有点紧张。这次来一看,刚才悟全法师说,提到了我们东天目山,所以末学就借着这个缘分,跟师父还有各位法师、各位大德居士做一个报告,也是向师父请教。在接引大众这一块,现在目前东天目山,暂时是由末学,礼拜一晚上到礼拜五,五天,和大家学习常用戒律。这个常用戒律是末学从《沙弥律仪》二十四门威仪七十二条当中节出了一些部分的内容,就是在家居士通用的。譬如在寺院不能随地吐痰,早晚课、警钟偈,这样通用的一些内容,很浅的,和大家一起学习。也很想,希望能够得到诸位法师,特别是定弘法师的指导。
末学前两天通过深圳,后来了解到是香港佛陀教育协会通过深圳这个点和国内各个点结缘的播经机,上果下清老和尚的播经机,深圳给我们寄了大概是前后八十多台。末学在山东海岛金山寺结缘了四十五台,交给了当家师开卓法师,分发给每个出家师父。这次上山,他又寄过来四十多台,现在山上的很多出家师父、在家居士都认真在听。有个问题,就是果清老和尚说话,现在很多出家、在家反应,就是说有点听不太懂,所以末学就转述了师父的教诲,说你们反复听三十遍,现在也请一些居士在听打,想把文字打出来。这是在学习戒律这一方面。礼拜六和礼拜天,我们山上有一位大学生,就是开东法师,他后来也出家了,他现在每天复讲师父的《了凡四训》。这是在接引大众这一方面。
这次末学上山之后,参加了这个《科注》的学习班,也是很想向师父请教,第一个问题就是说,我们山上有出家师父也比较多,四个道场出家师父都很多,弟子有一个问题就是怎么样的平衡、调整,在扎根和深入专修《无量寿经》,这样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这是末学、弟子们向师父上人请教。感谢师父上人,感谢各位法师、各位老师,谢谢大家,阿弥陀佛。
老法师:好,这位法师开觉,觉悟的觉,好,开觉法师问得很好。我们从海贤老和尚那边看到很好的例子,念佛不耽误任何事情,不但不耽误他耕种,同时也不耽误研教。我们研究经教、学习经教,把念佛放下,专心研究经教;经教研究一个段落了,我们念佛就提起来了。要养成这个习惯,你就会很快乐,生活不离开念佛,工作不离开念佛,待人接物,一切时、一切处,统统不离开念佛。来佛寺这三位大德成就,秘诀就在此地,这叫真干,这叫功夫。研教呢?为自己,帮助自己断疑生信,帮助自己坚定信心、坚固愿心,不为外境所动摇,研究经教,自己的目的。另外一个目的,是要把这个法门,譬如我们现在学《无量寿经》,要把《无量寿经》搞清楚、搞明白,然后跟大家讲清楚、讲透彻,让大家对这个法门、对念佛真正生起信心,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摘自《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第11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