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德昌博客——莲池海会

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是宇宙人生真相的教育,是智慧的教育、觉悟的教育。

 
 
 

日志

 
 

净空老法师讲解【於無量劫。積植德行。】  

2015-08-08 16:15:47|  分类: 净空老法师讲法摘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净空老法师讲解【於無量劫。積植德行。】 - 德昌 - 德昌博客——莲池海会

 

    請看《大經科註》第五百五十五頁,倒數第四行,科題「淨心」,分兩小段,第一段「總標」,經文只有兩句:

        【於無量劫。積植德行。】

        經文雖然只有兩句,內容非常豐富。『無量劫』,我們看到了,無量劫做什麼?積德、種福,植是種植。可見得德是多麼重要!我們看念老註解,「本品初段明莊嚴淨土。此下三段表嚴淨自心」。嚴是莊嚴,淨是清淨。為什麼?下面說,「蓋心土不二,心淨則佛土淨也」,道理說出來了。一直到近代,量子力學家發現微中子的存在,才告訴我們物質現象,國土是物質現象,物質現象從哪來的?從心生的。心淨則佛土淨,求生淨土的人首先要求清淨心。這個修持的目標就在經題上,本經的經題,前面一段是講果報,「大乘無量壽莊嚴」,這是果;因是什麼?因是「清淨平等覺」,修清淨平等覺就感得大乘無量壽莊嚴,經題因果具足。所以修淨宗的同學要曉得修什麼,這個不能不知道。

        念佛求生淨土還爭執,我遇到一個同學,傳個信息給我,他們那個地方念佛堂,有人主張念四字,有人主張念六字,爭論幾乎到吵架了,這能往生嗎?自己不能往生,叫別人也不能往生。所以古時候的念佛堂多,祖師大德知道,各人根性不相同,願意念四字的有念四字的念佛堂,你到那邊去,願意念六字的有念六字的念佛堂,不衝突,把你們分開;有人喜歡大聲念的,有人喜歡小聲念的,喜歡大聲有念大聲的念佛堂,喜歡小聲有念小聲的念佛堂,應有俱有,讓你不生煩惱。諸佛菩薩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好!

        我們在經教裡頭也常常提醒同學,我們學佛為什麼不能證果?學了一輩子,初果都沒有證到,什麼原因?五種見惑都沒有放下,不但沒有放下,連減輕都沒做到。五種見惑頭一個是身見,第二個是邊見,邊見就是對立,跟人對立、跟事對立、跟一切萬物統統對立,這個心要沒放下,念這一輩子都得不到須陀洹,在大乘初信你沒有分,你是佛法門外漢,沒入門。初信,好像是小學一年級,大乘;初果是小乘最低的位次,都拿不到,還談什麼?阿彌陀佛知道我們的狀況,特別開這個法門,五逆十惡,臨終一念、十念都能往生。但是臨終還放不下,還在爭論,還在吵架,這個人決定不能往生。為什麼?你往生去了之後,你會把極樂世界攪和得一塌糊塗,極樂世界秩序都被你破壞了,你能去嗎?所以佛不來接引你。一定要把身見、邊見放下;見取跟戒取是成見,自以為是,這要放下;再就是所有錯誤的看法統統放下,你才能證得初果,大乘才得到一個初信位的菩薩。位次是最低,但是很可貴,這個位次得到就不會退轉。有這個位次就是聖人,小聖,小小聖,他不會退到凡夫位,所以叫位不退,三不退裡的第一個,位不退,很可貴。拿到這個地位的人,念佛往生是決定得生的,沒有一個不往生。

        真正相信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信願具足,往生的條件就成立。念佛不論多少,論功夫,功夫是什麼?把煩惱念掉了。我們心裡面煩惱一起現行,馬上就是阿彌陀佛,把煩惱控制住,慢慢煩惱不生了,這是功夫。煩惱要真正控制住,不生煩惱,證得初果的位子,你往生到極樂世界是插班去的,你不是在同居土,你是在方便土,方便土也是三輩九品。四土都講功夫,這個不能不知道。所以該放下的,古大德教我們,身心世界(身就是身見,心就是思惑),這是見惑,心是貪瞋痴慢疑,要放下身心世界。外面周邊的環境不再接受干擾,它有干擾我們可以不接受,這樣念佛,往生到極樂世界,品位就向上提升。

        下面念老給我們解釋,『於無量劫,積植德行』,「是此下三段之總標」。「劫者」,表極長很難比喻的時間,無量劫。「無量劫者,表劫數又無量,此乃無量之極長之時」,這講時間。「故其時間,無法稱說,不可計量」,計是計算,數字太大了,沒法子計算,沒有法子來度量。「以表修行久遠。」說哪些人?不是說別人,正是說我們自己。我們自己無量劫中,生生世世都在修行,修到今天連初果也沒證得。好在遇到佛法能生歡喜心,能不毀謗,能接受,這一點點善根看起來好像沒什麼,多生多劫修成的;沒有多生多劫,佛菩薩來勸他,他也不肯相信。我們一接觸就能相信,不是偶然的。

        「行者」,行是行為,「身口意之造作」,這叫行。「德行者,所成之善謂為德」,就把它稱作德;「能成之道」,我們叫它做行。「故德行指功德與行業」,行是造作,造作的結果稱為業,業有淨業、有染業,染業裡面有善業、有惡業。我們就知道了,所謂淨業,善惡二邊都放下了,這才是清淨。淨業那是德行、功德,無量無邊,我們看到諸佛菩薩生生世世累積德行。德行者,所成之善謂為德,能成之道謂為行。「故德行指功德與行業,又指具足功德之行,即戒定慧三無漏學與六度」,德行。我們在這裡要問問我們,我們在日常當中有沒有抓住戒定慧?有沒有念念不忘六度?這是標準,如果我們這一天沒有這個標準,這一天白過了,空過了。

        我初學佛的時候,章嘉大師教我布施,教我入門從三種布施下手,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六度裡頭第一度。沒有能力,沒有能力要有心,要有這個願,遇到緣隨分隨力,圓滿功德。布施錢,不是一定要布施多少才叫功德,不是的,你有布施的心,你身上只有一塊錢,這一塊錢拿去布施,圓滿功德。為什麼?你只有這麼多,全部拿出來了。富貴人家布施一千萬,他財產太多,一千萬算不了什麼,他那個布施不圓滿,不是百分之百。我們這一塊錢布施,功德比他大,為什麼?我們是圓滿的,他不圓滿。這就知道,圓滿功德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得到的。財布施的果報得財富,法布施的果報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的果報得健康長壽,要修!真正修,清淨心就現前。能放,布施實在講就是放下,肯放下,清淨心就現前,再提升平等心現前,再向上提升就是覺悟,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把我們自性裡所有的障礙統統放下。戒定慧叫三無漏學。我們淨宗同學在三十年前,那個時候我住在美國,美國淨宗學會成立,我們提出戒律,持戒念佛。戒律哪幾種?五科,五個科目,很簡單,第一個是淨業三福,第二個是六和敬,第三個是戒定慧三學,第四個六度,第五個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不要多,就這五個,我們把這五樣做好就是具足戒。這五樣能幫助我們得三昧,能幫助我們開悟,能幫助我們行菩薩道。不用複雜,我們有能力做得到的,輕而易舉可以做得到的,就夠了。

        下面念老舉《會疏》這四句話,《會疏》裡說「行謂行業」,行是行為,行為所造作的因果都叫業。「三業所作」,身口意,起心動念,意業;言語,口業;身體造作叫身業,這叫三業所作。從早到晚,連睡覺還作夢,作夢也是在造業。為什麼?我們念佛的功夫不得力,念佛功夫得力就不會作夢。每天作夢是在測驗自己,如果作夢還作惡夢就不好了。學佛的人首先第一步的功夫,有夢,沒有惡夢;功夫再進一步,夢沒有了,得清淨心。這些都是在勘驗自己的功夫。底下說,「德謂福德,行之所感」,行善得福報。「又非朝夕所得,故云積植」。果報沒有那麼快,所以要積,植像種樹一樣,一定要到它因緣具足,則開花結果。「積者積累,如點滴所聚。植者培植」,好像我們種樹,「育苗成林」。「經時久遠,不可計稱,故云無量劫也。」菩薩們,他們經歷很長很長的時間,我們無法去思量,也沒有辦法說得清楚,長時間,生生世世,無量劫來都在修行。

        斷煩惱不容易,生生世世累積的功德還伏不住煩惱,惡的念頭、不善的言語、不善的行為有時候還造。我們也很想能把不善的行為控制住,用什麼方法?最好的方法就是念佛,信願持名。念佛的功夫還壓不住,是我們的功夫不得力,煩惱習氣比我們念佛的功夫多,我們伏不了它。我們努力,不要去想煩惱,想阿彌陀佛,這就能幫很大的忙。天天想佛,時時刻刻想佛,念念念佛,不出聲音,心裡面念佛,很管用。為什麼?我要把煩惱念掉,要把習氣念掉,把清淨心念出來,好!清淨心念出來就等於小乘阿羅漢,大乘七信位的菩薩。方便土裡面三輩九品我們就很清楚了,真正念到清淨心,大乘的七信位。三輩九品不就很清楚的看出來了嗎?九信、十信,上上品往生,方便土。初信位也不在凡聖土,上去了,方便土的下下品往生;二信位,方便土的下品中生;三信位,下品上生。你看這位次,很清楚就出來了,這就叫功夫的淺深。

    摘自《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224集

  评论这张
 
阅读(197)| 评论(2)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