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等眾生。臨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
經文不難懂,我們看念老的註解。『臨壽終時』,我們壽命到了,『阿彌陀佛』,跟阿彌陀佛一起來迎接的,這是『與諸聖眾』,這些人跟你過去生、現在生都有緣,他們念佛往生了,早往生的,比我早,我現在要去的時候,他們跟著阿彌陀佛都來接引。所以要記住,生到極樂世界,那個地方不會寂寞、不會孤單,為什麼?你的親人、志同道合的朋友太多太多了,無量劫來跟我們結的有善緣惡緣,統統見到了。惡緣的怎麼也在那邊?因為他改過修善,他念佛也成功了,也到極樂世界去了。所以都跟著阿彌陀佛來接引,統統看到了,皆大歡喜!那個怨恨心完全沒有了,全都化解了。這一段五句經文,「此正第二十臨終接引願之成就,彌陀願海所惠」,這個惠就是給我們恩惠,給我們什麼?「真實之利也」,最真實的利益,讓我們永遠脫離六道輪迴,脫離十法界,往生到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
「《稱讚淨土經》云:是善男子,或善女人,臨命終時,無量壽佛,與其無量聲聞弟子,菩薩眾俱,前後圍繞,來住其前」。這是當時的狀況,佛來接引的狀況,他見到了,他看到了,跟他們走了,來不及把這些事情告訴我們。他也想不需要再告訴了,為什麼?經典裡面講得很多,佛介紹了,他給我們做證明。特別顯示,「慈悲加祐,令心不亂」,這句話非常重要。《稱讚淨土經》就是玄奘大師所翻的《阿彌陀經》。《阿彌陀經》有兩個譯本,我們現在流通的是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的,唐朝玄奘大師又翻譯了一次。為什麼還要翻?就是這八個字,「慈悲加祐,令心不亂」。這八個字羅什大師翻譯裡頭沒有,這八個字非常重要。你為什麼能往生?五逆十惡,臨命終時一念、十念都能往生,憑什麼?憑阿彌陀佛慈悲加祐,令我們這個心不亂,這句話太重要了。我們自己念佛,一心不亂還沒有念到,不要緊,沒有關係,到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慈悲加祐,我們就得一心不亂。這句話重要,我們如果真的聽懂、聽明白了,相信,不懷疑了,我們往生極樂世界信心就具足,不再有懷疑,我們念佛功夫達不到這個層次不要緊,佛一加持一保佑,我們就得到了。
我們再看下面經文,還是玄奘大師譯本的經文,「既捨命已,隨佛眾會」,捨命就是我們往生,這個身體不要了,這個世界也不要了,統統放下,隨著佛到極樂世界,入那一邊的大會。你入哪一個會?眾會是眾多,你入哪個會?入與你自己念佛功夫相應的這個會。絕對大多數的人是生凡聖同居土。極樂世界四土三輩九品,這就是眾會。阿彌陀佛的眾會,無論是在哪一會,你都看到阿彌陀佛在做主持,好像我們現在開會,阿彌陀佛是主席,你都看到他,很不可思議。我們這裡見佛難,到極樂世界,無論在什麼地方你都能見佛,無論什麼時候你有問題,都可以向佛當面請教,佛會當面教給你。比我們這個世界殊勝太多了,我們這個世界科學技術再發達,也沒有辦法到他的境界。這個地方不能不去,不去就錯了。「生無量壽極樂世界清淨佛土」。
「經中,慈悲加祐、令心不亂,是為淨宗之心髓。因佛力加被,行人心始不亂」,這個心你才開始不亂,是得佛力加的。「於是十念相續,便得往生。故稱淨土為果教,是他力法門,是易行道,是普被萬類之慈航,均在是也」。這幾句話讓我們斷盡疑惑了。現在念佛人,我們問一問,你往生有把握嗎?問一百個,一百個都搖頭;問一千個,一千個都搖頭,沒有把握。讀了這個經文,疑心斷了,問你有沒有把握?有。你這個把握從哪裡來的?臨命終時,阿彌陀佛慈悲加祐,令心不亂,就憑這個經文,這個經文就是我們往生的憑證。好像我們現在出國旅遊,在海關的時候這是檢驗護照,護照上有這幾句,有這麼一段話,那就是決定通關,沒話說的,順利通關。
「更顯此不可思議之他力」,不是靠自己,全靠阿彌陀佛。感激本師釋迦牟尼佛的介紹,把這個法門介紹給我們,給我們講得這麼清楚,講得這麼明白,讓我們讀了這一段經文,疑心才真斷了。如果疑惑不斷,疑惑會產生障礙,確實臨終有許多人因為一念疑惑不能往生。玄奘大師慈悲,玄奘大師知道羅什大師翻譯的本子裡頭漏了這句,這一句我們相信原文裡頭有,梵文經典裡頭有。但是佛說《無量壽經》說過很多遍,不是一遍,在中國的譯本就有十二種,很可惜當中七種失傳,現在留下來的五種。西藏文裡頭、蒙古文裡面可能比我們多,內蒙金教授告訴我,蒙古文《大藏經》裡面,《無量壽經》有十幾種不同的版本。我希望他們能夠把這十幾種統統翻成漢文,給我們淨土宗做參考。我們知道得愈多,知道得愈詳細、愈清楚,真的幫助我們斷疑生信,幫助我們斷疑、堅定求往生的願望,這比什麼都重要。
蕅益大師說得沒錯,說的是真話,能不能往生全在信願之有無,有信有願就決定得生。往生到極樂世界,品位高下,那是念佛功夫的淺深,那是第二樁事情,不是第一樁,第一樁是要能夠往生,能真正的到極樂世界,這是最重要的。到極樂世界之後,分發我們在哪一班修學沒有關係,無論在哪個班級,最後都能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這個好。所以這個事情可以不必與人爭,念佛人真正做到「於人無爭,於世無求」。我們學蓮池、學蕅益大師,往生到極樂世界,什麼樣的品位我們就滿意?蕅益大師說: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我就滿意了。這是我們要學習的,我們徹底放下。我們到極樂世界,從小班、小小班學起,導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親自來教授的,我們從最根本的地方學起,好!有很多人是插班進去的,不是沒有,我們對那些人讚歎歡喜,我們不能學他。為什麼?他有本事插班,我們要學他,插不進去,把機會丟掉了,連小小班一年級也沒有撈到,那個虧就吃大了。所以我們要很冷靜,要搞清楚、搞明白,我們的願望最低,從小學一年級進去,靠得住。果德第二個,「隨佛化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