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德昌博客——莲池海会

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是宇宙人生真相的教育,是智慧的教育、觉悟的教育。

 
 
 

日志

 
 

黄念祖老居士:善导大师还是希望大家专念  

2016-04-13 16:42:42|  分类: 黄念祖老居士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黄念祖老居士:善导大师还是希望大家专念 - 德昌 - 德昌博客——莲池海会

 

 《观念法门》,他说一般是提“五念法门”,“礼拜”等等的,一共有五种。他说“一向专念”有三个类型:

  第一个,“废舍余行,专立念佛”,什么都不做了。所以有人供佛像只供一尊,别的都舍废了,就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叫“一向专念”,这就是“废舍余行”这一类。

  第二个,“唯以念佛为正业。为助此正业,而修诸行”我念佛是正业,可是我要帮助这个正业,我还修其它种种的来帮助主念和主修,主助圆融,同入弥陀“一乘愿海”,也叫“一向专念”

  第三个,“以念佛为正,余行为傍。正傍有别,主次分明”。这两个差别不大,二和三差别不大,一个是为主,一个是为正;一个是为助,一个是为傍,但是要主次分明,这也还是“一向专念”,不舍余修。所以这个就是说念佛的人,“五念”就是礼拜、作愿、回向等等,没有不做这些事的,这都是“一向专念”

  “依据上说,则念佛之人。”你念念往生咒、大悲咒、准提等咒,或念《心经》、念《金刚经》,也有人说念《普门品》,“只须主助分明,念佛绵密,亦皆不违于一向专念”。

  至于彭绍升他的《起信论》(上头这三个是《观念法门》的),《起信论》的说法就更广了,他说只要发了“菩提心”,就“当修菩萨行”。菩萨行在世间他也要度,所有的善,乃至无边的功德,都回向极乐,也是“一向专念”

  “不必弃舍百为乃名专念。”不必把一百样事都扔了才叫“一向专念”。这个很合乎时机,因为现在大家很多的事情要做,你不能够什么事情都不做,整天一个人就念佛,这个事实上做不到的。你只是“深信切愿。求生净土”,来了事就做事,事去掉之后我就念佛,这样世法做到究竟也无碍于佛法,一切资生事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何况我们把世法、出世法,这一切善都来回向,只要我们拿至诚心来回向极乐,也叫“一向专念”所以我们就是还是在做很多事,比方说你将来当了方丈,你有好多事情要做,或者庙里有什么职务,或者自己还有什么著述,这一切一切以念佛为主,是我唯一的一个目的,其余都是附带的,这个也算“一向专念”

  所以现在根据《起信论》说,“兼行世法尚得名为一向专念,更何况兼修余出世法”。

  所以蕅益大师说(这个地方我们就圆融一点,我们圆融一点的看法),参禅的人想生西方,不必改为念佛。不是说你不参禅去念佛去了,只要你有“信愿”、你求生净土,你参禅也是净土行。所以蕅益大师是最圆融,他自己闭关,闭的是念往生咒的关,这也是一个例子。作《弥陀圆中钞》的幽溪大师,他一生修《法华忏》、《大悲忏》、《光明忏》、《弥陀忏》、《楞严忏》等等,“忏无虚日”,天天都修这些忏法。“临终预知时至,手书‘妙法莲华经’五字”,并且高唱经题,一直到后来往生。所以修忏法念经也是净土行。

  所以这么来看,我们只要“发菩提心”,持佛名号,虽然也兼修一点其他的法,还是可以叫做“一向专念”就是我对“一向专念”的解释,比现在外面有一些净土宗,比他们的广一点、宽一点,在这个地方。

  但是多门的修总不如“一门深入”,话又说回来了就是这样。我们修行就是要把“生处变熟,熟处变生”。我们贪瞋痴种种这个太熟了,我们打妄想太熟了,从来不需要你做什么准备,我要打妄想去了,没有,自然妄想就来了,太熟了,什么时候都滋出来。但是这些“菩提心”、这些念佛,这些出世间的事情,我们太生了。我们的修行就是要把熟的地方变生,生的地方变熟,就是你专一于一门,把这个生的变熟就比较有效。你一会修这个、一会修那个,都生,谁也不熟,是不是?这样的话,一心专至,就容易把生的变熟,熟的也就变生了。这就是说“一向”的好处。

  善导大师并且又说(我们把各种观点都摆一摆,那些也是祖师,善导也是祖师),善导说“大圣悲怜,直劝专称名字”,因为称名字容易,只要能相续就生。

  “若能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就这么一念一念相续,一直念到最后。

  “十即十生。”一百个人就一百个生。

  “何以故?无杂缘得正念故。”你没有杂缘,而且得到了正念。而且你是“与佛本愿相应故”,佛的本愿是十念必生,就是劝大家念佛。

  “不违教故。”你没有违背释迦牟尼佛的教导,释迦牟尼佛教导我们要发愿往生,要念佛,“顺佛语故”。

  “若舍专念修杂念者。”专念你不修,修杂念,不是说绝对不行,“百中稀得一二”,百中很少能得到一个、二个;“千中稀得三四”,就难一些。所以我们就把这个“一向专念”可以广一些。但是要注意到,我们还是要使得那个熟处要变生,生处要变熟,善导大师还是希望大家专念这就是把这个对于咱们本经的宗,也就是三辈往生,每一辈所必备的条件,我们这做一个汇报。
    摘自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第48集
  评论这张
 
阅读(259)| 评论(2)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